稿件來源:河北日報
“共和(he)國醫藥工業長子”:經(jing)典藥綠色制(zhi)造(zao) 生物藥接(jie)續創新
在石家莊市和平東路華藥(yao)老(lao)廠區,建(jian)于(yu)上世紀五十(shi)年(nian)代(dai)、高達74米的淀粉廠工(gong)作塔(ta)雖早已停(ting)用(yong),但(dan)仍是(shi)城市一景,生產抗(kang)生素(su)曾離不開它。
在石家莊市天山南(nan)大街(jie)華藥金(jin)坦公司,2020年建成的(de)新生產樓(lou)并不起(qi)眼,走進樓(lou)內(nei)的(de)細胞車間,卻能深刻(ke)感受生物(wu)制藥的(de)神奇力量(liang)。
近日(ri),記(ji)者采訪(fang)了一家三口,他們的(de)工作(zuo)經歷與華藥的(de)不同(tong)發展階(jie)段(duan)密切相關。
父親(qin)牛國(guo)良和母親(qin)于震萍曾長期在(zai)華藥109車間工作,他們見(jian)證了青霉素生產工藝的不(bu)斷改進。女兒牛夢雅(ya)研(yan)究(jiu)生畢業后進入金坦公司,現(xian)在(zai)正(zheng)為長效EPO(長效重組人促紅素)早日(ri)上(shang)市(shi)加緊研(yan)發(fa)。
從這兩(liang)代人的(de)(de)工作經歷中,我們不僅能夠看到華藥為轉型發(fa)展做出的(de)(de)不懈努力,更能一窺我國(guo)醫藥工業的(de)(de)歷史變遷(qian)。
“那時候,能到(dao)華藥這樣的大廠(chang)子上班,感覺很光榮。”時過多年(nian)(nian),牛(niu)國(guo)良和于震(zhen)萍仍記得到(dao)華藥工作(zuo)的準(zhun)確日期(qi)。那是在1982年(nian)(nian)12月26日,經社會招工,兩人來(lai)到(dao)華藥109車(che)間工作(zuo),牛(niu)國(guo)良在分裝崗(gang)、于震(zhen)萍在精制崗(gang)。
109車間,就在工作塔(ta)對面的廠(chang)區,當(dang)時又叫新型青霉素分廠(chang)。牛國良說,這(zhe)個“新”字,說明華藥青霉素產品(pin)的工藝技術是一直在不斷革(ge)新的。
青霉(mei)素,藥(yao)物史上的一個奇跡。正是由于青霉(mei)素大(da)量應用,才(cai)使得許(xu)多曾經嚴重(zhong)危害(hai)人類(lei)健(jian)康的疾病得到有效治療(liao),如猩紅熱、各種結核病、傷寒等(deng)。
新中國成立初(chu)期,我國缺(que)醫少藥,抗(kang)細菌感染的青霉素遠遠不能滿足需(xu)要。為了保障(zhang)人民健康,國家投(tou)入巨資(zi)建設(she)華北制藥廠(chang)。
在(zai)著名的(de)“156項(xiang)工(gong)程(cheng)”中,華藥占了兩個——淀粉廠(chang)和抗(kang)生素廠(chang)。建(jian)于20世紀50年代的(de)淀粉廠(chang)工(gong)作(zuo)塔(ta),采用了先進的(de)升(sheng)模(mo)建(jian)造工(gong)藝,在(zai)相當長時間里,都是河北最高的(de)構筑物。
1958年6月,華藥投產(chan)。當年12月,華藥自己選(xuan)育的青霉素菌種(zhong)XP-58-01誕生。菌種(zhong)用于生產(chan)后(hou),發酵(jiao)單位提(ti)高(gao)了34.6%。
華(hua)藥建成(cheng)投產,結束了我國青(qing)霉素、鏈霉素依賴進口的歷史。曾經貴比黃(huang)金(jin)的“盤尼西林”(青(qing)霉素),成(cheng)為中國老百姓的救命好藥。
不(bu)斷培育新菌種,不(bu)斷改善(shan)生(sheng)產工藝,華藥青(qing)霉素的質量和產量一直在提(ti)升。“各地(di)都搶著要華藥的青(qing)霉素。”參加(jia)工作后,由于工廠全年生(sheng)產,牛國良(liang)和于震萍需要倒休,雖辛苦些(xie),但他們累并快樂著。
對質量(liang)和產量(liang)提升,牛國良感(gan)受最直(zhi)接。
把(ba)青(qing)霉素粉劑稱重裝瓶(ping)(ping),容(rong)量4.5公(gong)斤的(de)鋁瓶(ping)(ping),同樣的(de)原料,牛國良剛參加工作時,每批料能(neng)產(chan)出12瓶(ping)(ping)左(zuo)右。后來,產(chan)量提升到(dao)20瓶(ping)(ping)。到(dao)1994年,產(chan)量最高能(neng)達到(dao)26瓶(ping)(ping)。與此同時,青(qing)霉素的(de)效價還能(neng)達到(dao)最佳(jia)單(dan)位。
“能(neng)達(da)到(dao)這樣(yang)的(de)效果(guo),主要是菌種更(geng)優和發酵(jiao)單位更(geng)高了。”牛國良說。
作為一(yi)款(kuan)經典老(lao)藥(yao),青(qing)(qing)(qing)霉(mei)素(su)至(zhi)今(jin)仍是很多感染性疾(ji)病的(de)首(shou)選(xuan)藥(yao)物,還出口(kou)到了共建(jian)“一(yi)帶一(yi)路”國家。目(mu)前,華藥(yao)青(qing)(qing)(qing)霉(mei)素(su)主要產(chan)品采用(yong)綠色(se)(se)酶(mei)法(fa)工藝生產(chan),能(neng)夠(gou)從(cong)源頭實現(xian)清潔生產(chan),實現(xian)綠色(se)(se)制(zhi)造。同時,青(qing)(qing)(qing)霉(mei)素(su)純度更高,患者用(yong)藥(yao)更有保障。
抗(kang)生素(su)(su)通過微(wei)生物發酵生產(chan),青霉素(su)(su)的生產(chan)與生物醫藥(yao)(yao)一脈相承。早在1985年,華藥(yao)(yao)就(jiu)開始進(jin)入生物技術藥(yao)(yao)物研發領域。1998年,華藥(yao)(yao)上(shang)馬金(jin)坦公司項(xiang)目,超前布(bu)局(ju)生物制藥(yao)(yao)。
金坦公司是我國首(shou)座符(fu)合國際GMP標準的模塊(kuai)式生(sheng)物技術產(chan)品生(sheng)產(chan)基地。公司成立之初,曾有過一段時間的虧損,但經過市場檢驗后,現(xian)已成為華(hua)藥(yao)利潤大戶。
在109車間時(shi),于震萍的工作是(shi)質量(liang)管(guan)理(li),由于平時(shi)注重學習充電,考取了技師證。2004年,通過廠內招聘,于震萍成為金坦公司質量(liang)管(guan)理(li)人(ren)員。
秉(bing)承華藥“人類健(jian)康至上 質量永遠第一”宗旨理(li)念,于震萍和(he)金坦公司(si)的工友(you)們(men)共同建立起涵蓋(gai)產品(pin)整個生命(ming)周期(qi)的質量管理(li)體系。
堅(jian)持(chi)質量第一,爭做生(sheng)物醫(yi)藥產業領跑者。金坦公司在產吉姆欣(xin)、吉賽欣(xin)、濟脈欣(xin)、重(zhong)組乙肝疫苗、狂犬(quan)單抗等(deng)生(sheng)物藥,同(tong)(tong)時還(huan)有多(duo)個生(sheng)物藥處于不(bu)同(tong)(tong)研發階(jie)段。
受父母影響,牛夢雅大學本科和研究生所學知識(shi)都與藥學有(you)關,其中有(you)個關鍵詞是“發酵(jiao)”。
牛夢雅(ya)現為金坦公司長效EPO項(xiang)目上游技(ji)術(shu)負責人。“細胞培(pei)養基是(shi)生物制藥的最(zui)關鍵原材(cai)料之一。以前,長效EPO的細胞培(pei)養基依賴進口(kou),現在我(wo)們已經基本實(shi)現國(guo)產(chan)化(hua)替代(dai)。”牛夢雅(ya)介紹,經過(guo)工藝優(you)化(hua),他們培(pei)養的細胞目的蛋白(bai)表(biao)達量更(geng)高、生產(chan)狀態更(geng)好、成本更(geng)低。
父輩(bei)認真努力工作,女(nv)兒培育出性能更(geng)優(you)的細(xi)胞。華藥對質量的追(zhui)求薪(xin)火相傳。“受媽(ma)媽(ma)影響,我書寫工作記(ji)錄(lu)一直用仿宋體。因為這樣(yang)更(geng)規范,一些特殊字(zi)符的辨(bian)識度更(geng)高。”牛(niu)夢雅說。
長效(xiao)(xiao)EPO是一(yi)款(kuan)治療貧(pin)血的生(sheng)物藥(yao),相較于短效(xiao)(xiao)EPO,長效(xiao)(xiao)EPO用藥(yao)次數少,更為(wei)安全、穩定、高(gao)效(xiao)(xiao)。
金坦公司的長效(xiao)EPO已經獲批開展臨(lin)床試(shi)驗。牛夢(meng)雅說,她將和研(yan)發(fa)團隊(dui)一起努力,爭取早日拿到上市許(xu)可(ke)早日投產。
記者和(he)牛夢雅(ya)一(yi)起來到金坦(tan)公司新生產(chan)樓(lou)。在3樓(lou)的細胞車間,先進的基(ji)因工程細胞生產(chan)設備令人目(mu)不(bu)暇接。牛夢雅(ya)說,經她培養的細胞將在這里進一(yi)步純化、培養,直至工業化生產(chan)。
細(xi)胞(bao)車間(jian)負責人(ren)介紹,車間(jian)細(xi)胞(bao)培養(yang)系統實現了生產全過程(cheng)自動(dong)化控制(zhi)(zhi),通過對培養(yang)過程(cheng)中溶氧(yang)、攪拌轉速、通氣量、溫(wen)度(du)等工(gong)藝關鍵控制(zhi)(zhi)點的精準掌控,能夠為基因工(gong)程(cheng)細(xi)胞(bao)生長表達創(chuang)造良好內環境(jing)。
用綠色酶法工(gong)藝生產青霉素(su),首創大(da)規模制備(bei)無硫柳汞乙肝疫苗(CHO細胞)新(xin)工(gong)藝,通(tong)過細胞培養工(gong)藝制備(bei)狂犬單抗(kang)注(zhu)射(she)液……如今的華(hua)藥,很(hen)多(duo)產品都離不開“發酵”這個詞(ci)。
以(yi)抗(kang)生(sheng)素起(qi)家(jia)的(de)華藥(yao),建(jian)成了(le)微生(sheng)物(wu)(wu)(wu)藥(yao)物(wu)(wu)(wu)國家(jia)工程(cheng)研究中(zhong)心(xin),創建(jian)了(le)國內醫(yi)藥(yao)行(xing)業最大的(de)菌種資源庫。依托近2萬立方米發酵體積以(yi)及(ji)產(chan)業化經驗,華藥(yao)還聯合中(zhong)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(sheng)物(wu)(wu)(wu)技術(shu)研究所,共建(jian)“河(he)北(bei)省生(sheng)物(wu)(wu)(wu)合成高(gao)能級(ji)技術(shu)創新(xin)中(zhong)心(xin)”,在合成生(sheng)物(wu)(wu)(wu)學的(de)新(xin)賽道上奮力(li)前行(xing)。
當前(qian),發(fa)酵工(gong)程技術在生物制藥(yao)、生物能源、環保等領域展(zhan)現出(chu)廣闊前(qian)景。生物發(fa)酵逐漸形(xing)成(cheng)成(cheng)熟的產業化(hua)發(fa)展(zhan)模式,成(cheng)為生物制造這個未(wei)來大產業的基礎產業。
“我們(men)將依托產(chan)業優勢,努力生產(chan)更多符(fu)合市場和人們(men)期待的(de)‘中國藥(yao)(yao)(yao)’。”華藥(yao)(yao)(yao)集團黨委書記(ji)、董(dong)事長王(wang)立(li)鑫說,疾病(bing)譜改變(bian)了,大眾的(de)用(yong)藥(yao)(yao)(yao)需求(qiu)改變(bian)了,但“共(gong)和國醫藥(yao)(yao)(yao)工業長子”為民制藥(yao)(yao)(yao)的(de)初心不(bu)變(bian)。
(馬彥銘)